悲傷不需以對錯、好壞評價 |
有些人需要暫時封閉所有的記憶,來克服自己面臨的巨大悲痛與生存威脅;有些人則必須不斷的憶起、再憶... |
遺憾之所以成為遺憾 便因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
遺憾對於人生有什麼意義可言,或許遺憾讓人學習了什麼是珍惜。當我們體會到人生不是永遠有明天時,我... |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
由加害者的自述及案情分析可知,因照護疲勞引起的故意殺人及共同自殺案件絕非與己無關的特例。我們所... |
世界上最嚴重的疾病是貧窮 |
如今再回頭去看,面對孩子的手可能被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做母親的怎麼可能不想盡全力施救。在偏鄉... |
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
醫學倫理教 的「Do no harm」(不要對[病]人造成傷害),此時並不存在,因為死人不會告... |
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嗎?依生命倫理學的四大原... |
為何安樂死那麼可怕?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痛苦地死於癌症、愛滋病,難道沒有人道的方式可以適度地開... |
如何克服肉體的疼痛? |
重病臨終的病人常飽受肉體的疼痛,一般人認為醫護人員至少應設法解除病人的痛苦,讓病人以較自然的神... |
重新成為一個人 ──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只... |
我們從未被教導過,不順利的人生該如何進行。我們會聽到「你要加油」、「你要考好成績」、「你要成功... |
從外在緩解焦慮——從5個溫柔的方式開始 |
在我患有重度焦慮症和強迫症後,緊接而來的無力感,也讓我陷入深深的憂鬱症中。當時的我,完全不認識... |
如何協助病者面對靈性困擾? |
靈性困擾所指的,是這些聽似怪誕的病人苦難經歷。但無論怎麼做,病人總會死亡,事情總會過去,類似的... |
以看起來「退化」的行為,獲得對方的溫柔及照... |
心理防衛機制當中的「退化」是指一個人放棄使用成熟的方式,讓自己倒退到相對幼稚的發展階段,來逃避... |
許多控制狂,就是透過心理防衛機制的「控制」... |
當一個人成為高度控制狂,他身邊的所有人就會活得好累。社會文化、慣例與傳統習俗是一種「控制」在心... |
「我爸得了癌症,可以不要告訴他嗎?」 ──... |
何以愛要分層次,何以愛要分高下?沒有誰比較對,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無私的愛並不是不存在,只是我們... |
老媽如何計量她的幸福 |
散步有助於使情緒放鬆,並且與外界接觸,讓失智者多得到一些刺激。當失智者記不住剛剛才發生的事,卻... |
照顧父母要子女公平分攤,所以李媽媽在三個兒... |
做父母的無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用一模一樣的方式,來養大每一個孩子,所以孩子們也很自然地,因為與... |
「我覺得姊姊不太會照顧媽媽,為什麼我不能出... |
對主要照顧者來說,擔起照顧重擔的同時,多少要犧牲自己的人生夢想。每天的生活重心都不是自己,而是... |
「失去」是人生必經之路,也是必學的課題。 ... |
(一) 給自己溫暖的引導:悲傷壓抑久了,即使想流淚,一時也可能找不到開關。當人長期處在外強中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