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來自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
我們從未被教導過,不順利的人生該如何進行。我們會聽到「你要加油」、「你要考好成績」、「你要成功」。
我們不知道如何過著不完美的人生,因為社會總是充斥著「如何完美」的規則與範例。
只有朝著痛苦前進,才可能穿越痛苦
我們的社會文化中,著重於外在的轉變,較少提及內在的豐足與匱乏。這是一個相當根本性的原因,造成我們焦慮來臨時,第一個想法是分心或壓抑。
每當我們想要逃避痛苦與掌控自我時,常會用那些自認最為快樂的方式,例如購物、酗酒、性愛、大吃大喝。但請記得,要回來面對這個痛苦。
終究,我們需要朝著痛苦前進,而不是逃避它。唯有如此,才可能穿越痛苦。
我們總在感到焦慮時,想要快點擺脫焦慮。但那時,我們還不知道引發焦慮的原因是什麼,就急著撲滅它,因為實在太痛苦了。
我們總假裝自己堅強。
心智是極為精密的檢測儀。所有的人都是敏感脆弱的,差別只在於你如何與你的心智共處。有些人選擇不去感受,有些人想讓自我麻痺,有些人反過來被感受所苦。
人的生活中,不斷在毀滅與重建。當重建的量比毀滅的量多一點點的時候,就叫做長大。
我們常被教導不該傷心太久
生活是不斷失去與獲得的過程。我們對於「獲得」感到開心,但卻很少將「失去」拿出來討論,甚至常被教導不該傷心太久。
但這讓傷心的人產生自我懷疑與慚愧。認為是自己有問題,才會和別人不一樣,而且產生負面情緒。例如假日結束、天空由明轉暗、綠葉黃了,這些最微小的時刻,都會勾起我們對於生命本身的有限感,讓我們想到疾病或死亡的逼近,這是十分正常的感受,只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並且提供給這些感受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靜默哀悼。
我們更容易注意到的時刻,例如父母老去,自己的體能衰退,轉換到不熟悉的工作,這些時刻都會引發不同的情緒感受,也許是傷心、失望、愧疚等等,但是在我們的文化中,說出這些事情,大多被幾句話帶過,甚至我們自己也覺得沒什麼好細究的,喝杯酒或看看影片就過去了。
但是,這些情緒都還在那裡。你知道,你心底肯定知道,只是你願不願意去看看它們,抑或是又塞進那個快要滿出來的衣櫃。
只有真實感受內在的悲傷,悲傷才能被放下
當和別人不一樣,感受到其他人沒注意到的感受,又無從訴說時,經常是悲傷與焦慮的萌發點。
《焦慮是禮物》書中寫道:「人們會投入古老的儀式,來讓自己跨過代表里程碑及轉化的那道脆弱的門檻;在那些時刻,不同世界之間的帷幕更是透薄,讓我們更能意識到時間、改變、失去與死亡的流轉。感受性強的兒童與成人,能夠察覺到我們站在這些起點以及面對整個生命的門檻時,有多脆弱。倘若沒有健康的拴繩來確立牢固的基礎,心靈將漫無目的地漂浮,我們則轉而朝向強迫意念及強迫行為,藉著它們來緊緊掌握,並創造出控制的幻覺。」
失去儀式,也在沒有鼓勵支持下,我們被迫在毫無準備時就得面對不同的人生階段,那是令一個生命體多麼驚慌失措的事情。
面對悲傷,有別以往我們做了很多逃避悲傷或是排除悲傷的行為,什麼也不做或許是一個你從未試過的方法,就是去感受內在的悲傷。
唯有真實的感受了,它才可能被放下。
示意圖來自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
我們從未被教導過如何悲傷 我們忘記了如何哀悼,漸漸失去哀悼的本能。
多數時候,我們不願讓自己停下來,因為害怕一停下來,就是永無止境的悲傷。那時的脆弱感會壓倒理性,壓倒心靈中每一個都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城牆。
我們從未被教導過如何悲傷,甚至在文化中抱持相反的觀點:悲傷是不好的。所以如果你正在悲傷,也可能默默認定自己的行為不恰當,而悲傷久了,也就認定「自己」是個糟糕的人。
一個感到悲傷的人,卻不允許自己悲傷,這才是最令人難過的。或許才是憂鬱與焦慮的主因。
也或許這是為什麼情緒敏感的人喜歡夜晚。相較於白晝,夜晚是沉澱的。透過外在的黑,讓你進入內心的陰暗,能夠悄悄卸下面具與防備。
「存在」是一種靜謐的、緩慢的、柔軟的感受。
生命原本就帶有失落的本質,但我們無法接受,於是心智用更強烈的方式讓我們了解,而社會則是再把它推出門外,認定那是疾病的錯,而非心靈的苦。
療癒的關鍵,是讓我們停留在悲傷中,來到心靈脆弱之地,允許自己處在悲傷與脆弱的狀態。
許多人不敢讓自己進駐心靈,深怕一踏進去,整個人就塌陷了。但是啊,會不會當需要塌陷時,本該要讓自己塌陷,否則強建起的高樓,也只是立基在鬆軟的基底,那麼地震一來,它將以無法逃生的方式,難以救回。
我們習慣用幻想,取代可能面臨痛苦的事實
我們很習慣用幾個簡單的幻想,取代可能面臨痛苦的事實。例如:「如果我搬出去住,就不會被媽媽情緒勒索。」「如果我變得有錢,就不會一天到晚煩惱了。」「如果有個完美的伴侶,就不會整天被感情困擾。」
我們從未被教導過,不順利的人生該如何進行。我們會聽到「你要加油」、「你要考好成績」、「你要成功」。
我們不知道如何過著不完美的人生,因為社會總是充斥著「如何完美」的規則與範例。
而離開社會規範的人,就被社會看作是一個丟臉的人、不成功的人。
但真實的人生本來就不完美,這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持續地和下一代人說著:你要賺大錢、考公職、買房子、挑到好的另一半──以為這樣就能彌補不完美。
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只需要完整。
示意圖來自 攝影師:Radomir Jordanovic
將新的經驗整合進自己的人格
重新成為一個人,意味著在轉化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讓原本的執念放手,將新的經驗整合進自己的人格。但這勢必會度過一段顛簸不穩的撞牆期,少則數週,多則數年。
每個人與每個階段的體悟都不同,需要整合的經驗,也有所差異。但這不代表是好是壞,就只是不同。
成為自己意味著,你必須先放棄原先花了幾十年建立的自我,這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因為它讓你通過世俗的考驗,像是聽話、努力賺錢,或至少不被討厭。
這個自我顯然被社會化過頭了,因為回到與自身相處時,出現許多不適應的症狀,焦慮、煩躁、憂鬱,並漸漸地慢性化。
但反過來說,也是因為有這些症狀,它們像是一種指引,告訴你該調整生活模式的比例分配了,讓你有一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
焦慮在告訴你什麼?
若要減緩焦慮,重點在於你是否願意聆聽。
當我們看待焦慮的態度有所不同,從原本極力排斥改為對它好奇。有了好奇,我們才會踏上了解焦慮之路,發現藏在潛意識中的寶藏。
本文授權轉載自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