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暐凌居家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師 李信志
本文授權轉載至104銀髮樂園
圖片來源:pngtree
骨折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疾病
因為那會造成生活功能喪失,也會伴隨著疼痛、水腫等症狀,生活品質下滑。所幸的是,骨折是可以痊癒的疾病,只要透過正確的復健與照護,日常生活功能都有機會回復到骨折之前的狀態!
骨折後有沒有開刀
一般來說若是骨折後狀況允許,都會接受開刀復位及內固定的手術,雖然會有傷口,但對於骨折的生長及癒合會有莫大的好處(但還是要依照骨折的類型和部位來決定,例如肋骨骨折通常是不會開刀的)。
但若是骨折後沒接受開刀手術,僅給予外固定(甚至沒有,例如上肢),那後續的處置就會不一樣了,未開刀者他們的制動時間會比較久,周邊肌肉、關節等組織萎縮的機會也比較高。
骨折需要多久才會癒合?
通常我們會抓六個月的時間,但還是要依照每個人身體本質狀況而有所不同,例如年紀大或是有一些系統性疾病的人,他們的預後也會比較差。
最重要的依據還是骨科醫師的影像學判斷,骨頭若生成骨痂表示已經逐漸修復,若已經完全癒合我們可以在影像上看到連續面而不會有中斷的線條。
若是下肢骨折,在不同的修復期間患者所能承重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下肢骨折初期是完全不能承重的,患者必須學習使用腋下柺或助行器手臂支撐的力量來避免承重。
而骨痂生成後可慢慢開始部分承重,從30%到80%,直到骨頭完全預後後才能100%讓下肢承重。
髖關節骨折的運動建議
急性期
急性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止痛,因為開完刀的傷口發炎疼痛會抑制肌肉的發力,物理治療師能有多種方法能夠幫助病人止痛、消腫。
亞急性期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活動了,各種輔助下的活動訓練慢慢加入了。
復健期
這個時期是恢復功能的黃金時期,各種高強度運動的加入能夠有效幫助長輩恢復身體功能。
不同時期的運動目標是不同的,建議要諮詢物理治療師及骨科醫師,在專業共同建議下讓長輩恢復良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