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轉載請附出處連結
現代人一出生就接觸手機、平板、電視等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僅容易近視,3C產品伴隨的藍光,也可能傷害眼睛的黃斑部。
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
兩者都是可吸收藍光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類胡蘿蔔素,因為眼睛要接受大量的光線才能成像,是身體負擔最大氧化壓力的器官。在眼睛的視網膜、黃斑區及晶狀體含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負責吸收藍光及抗氧化的重責大任。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
葉黃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菠菜、地瓜葉、芥蘭菜、油菜、綠色花椰菜、羽衣甘藍等深綠色蔬菜,還有玉米、酪梨、奇異果、柳橙、橘子都富含葉黃素。不過現代人飲食不均衡,若擔心攝取不足,可以考慮葉黃素營養補充品。
重要觀念:葉黃素無法預防近視
許多家長們讓小孩子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目的是預防近視。但近視的原因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收縮,導致水晶體調節焦距能力失常。而葉黃素的功用是在視網膜的黃斑部抗氧化,所以葉黃素無法預防近視。
建議以下族群補充葉黃素?
-
高度近視患者或黃斑部病變患者
高度近視患者因為他們的黃斑部較脆弱,可適度補充葉黃素預防黃斑部病變。
-
點散瞳劑的小朋友,補充葉黃素降低紫外線傷害
散瞳劑可以治療假性近視及減緩近視度數增加,但是散瞳劑會造成瞳孔擴張,讓黃斑部曝露在更多的紫外線下。因此建議戶外活動的時候戴太陽眼鏡、遮陽帽來遮擋光線,適當補充葉黃素可以增加黃斑部對紫外線的抵抗力。
兒童該補充多少葉黃素?
2006年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提出嬰幼兒的葉黃素安全食用量(ADI),為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 1-2毫克(mg/kg/day)。美國醫學學會期刊(JAMA)研究,幼童和成人每天攝取6-10mg葉黃素,可降低眼黃斑部退化43%的風險。
衛服部食藥署規範葉黃素保健品每日最高上限為30mg,此劑量適合成年人,因為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如果長期攝取超過建議劑量,對嬰幼兒可能造成肝腎負擔。尤其4歲以下小孩補充前,建議先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酯化型還是游離型的葉黃素吸收比較好?
葉黃素以酯化型存在於橙黃色蔬果或是花朵中,而以游離型存在於綠色蔬菜與某些藻類中;市售的葉黃素商品主要萃取自金盞花或黃橙色植物,剛萃取出來的金盞花萃取物為酯化型,再經過皂化反應後製成游離型葉黃素。
游離型的葉黃素是否比酯化型容易吸收利用,目前沒有明確結論。但是酯化型的葉黃素分子量大於游離型的葉黃素,所以1mg的游離型葉黃素,其有效葉黃素的含量高於1mg的酯化型的葉黃素。
市售品牌這麼多,兒童葉黃素的挑選方法:
-
選擇型態 游離型的葉黃素有效葉黃素含量高
-
選擇配方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成10:2的黃金比例
- 搭配維生素A或β胡蘿蔔素,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0~9歲每日建議攝取量400μgRE,10~12歲每日建議攝取量500μgRE。
- 可搭配蝦紅素,蝦紅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抗氧化的能力為β胡蘿蔔素的10倍、葉黃素的200倍、維生素E的500倍。還可以放鬆睫狀肌,增進對焦調節能力。建議攝取量每天3毫克,若與其它類胡蘿蔔素併服不建議超過16毫克。
- 可搭配魚油:2〜4 歲:EPA+DHA 100〜150 毫克,4〜6 歲:EPA+DHA 150〜200 毫克, 6〜10 歲:EPA+DHA 200〜250 毫克
- 可搭配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的抗氧化劑,矢車菊素(cyanidin)是最常見的花青素之一。山桑子(越橘)、葡萄子、黑豆皮、黑醋栗都富有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微血管保護作用、改善眼睛疲勞、加速視網膜感光物質的再生能力,降低糖尿病患體內自由基破壞視網膜機會。
- 可搭配維生素E維持葉黃素和魚油穩定,搭配維生素C維持花青素或原花青素穩定。
-
越少添加物的劑型越好
在小朋友願意吃的前提下,越少甜味劑(糖)和不必要的添加劑(色素)越好。水份越多的劑型,葉黃素和其他有效成份就越不穩定,所以自然需要更多添加劑維持穩定。水分也會幫助味道在口腔擴散,所以需要用調味劑改善口感。
所以越少添加物的劑型是膠囊,再來依序是 獨立小包裝的粉末 > 錠劑 > 咀嚼錠(口嚼錠) > 發泡錠 > 軟糖 > 晶凍(果凍)
-
選擇檢驗報告齊全
不可檢出重金屬、塑化劑、西藥和大腸桿菌,有效成分劑量也要足量添加。
葉黃素什麼時間吃比較好?
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隨餐或飯後服用吸收率較佳。
葉黃素要吃多久才有效?
連續服用葉黃素兩週後,血液濃度就有明顯的增加,但必須連續服用2~4個月,在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才會明顯增加,而達到足夠抵禦藍光的效果。
購買市售兒童葉黃素產品的注意事項:
-
葉黃素屬於保健食品,不能取代專業治療,食用前應先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
針對兒童設計的葉黃素,較成人葉黃素適合兒童。但容易含糖量偏高,購買前要詳讀食品標示。
-
魚油和魚肝油完全不相同,魚油富含DHA及EPA,魚肝油富含維生素A。護眼保健產品不宜和魚肝油併服,可能造成維生素A攝取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