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小心!牽一「足」動全身 簡單足部保健預防醫學

小心!牽一「足」動全身 簡單足部保健預防醫學

登入後收藏
來源:熟年誌  更新時間:2019-10-07 

文.攝影/張馨方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雙腳帶著我們前往各個地方,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足部的健康狀況。青少年時我們常運動負重、長時間穿鞋襪,青壯年則可能因穿高跟鞋造成擠壓病變,晚年則因免疫力降低、骨骼變形、肢體老化不便、用藥等因素,一不留神,輕者治療幾個月,重者演變成截肢或喪命。在台灣,我們常見足部養生和美甲,有的會私下協助處理灰指甲和趾甲內長等困擾,但因業者缺乏醫療知識,屢生感染等風險。

為此,歐洲先進國家早已積極建立足部照顧服務,例如已有50年歷史的丹麥足療學校校長,與有20年實務教學經驗的老師媚特應衛福部邀請,來台協助建立足部照顧評估標準,並做教學示範。

預防勝於治療 足部護理有待重視

台灣目前雖有物理治療師等各專業職系,但沒有專門針對足部照顧的醫護專業,以往民眾多半是到皮膚科診所就醫,或被轉介至醫院動手術,這已是發生問題後的治療,無形中付出額外的社會成本與醫療成本。

丹麥自19701980年之間,開始大力推動跨領域糖尿病控制,足部預防照顧是協同防治項目之一,根據後來統計,減少了80%的截肢。另一項統計則顯示了不重視足部照顧的後果:一個能預防卻不作為而導致的足部傷口,相當於一位護理師一年薪水的醫療代價,若傷口惡化需要截肢,花費可達新台幣500萬元,這還不算停止工作與影響生活品質的損失。簡而言之,媚特引進的足部照顧知識即是預防醫學,本篇介紹淺顯的醫療知識和技術,讓一般人、家庭照顧者和居家服務者不用花錢吃藥,也能做好足部保健。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0月號(NO.91)》

長照喵推薦好文

復健之路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是沒有想要變好的動機

在從事全職居家復健治療師的過程中,看到許多家庭中的爺爺奶奶,沒有想要復健或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機,甚至連食物都吃不太下,而家屬總是希望治療師能夠用專業的角色...

發炎原本是一種保護身體的機制,但是沒有控制好的話,會進而引發組織破壞

發炎原本是一種保護身體的機制,但是沒有控制好的話,會進而引發組織破壞、因器官損傷造成身體機能低落以及癌症。詳細說明如下。

脂肪肝、肝炎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肝」是沉默的器官,許多人往往都是經由體檢或因為嚴重黃疸、長期厭食等情況才發現罹患肝病。因此除了定期做健康檢查外,今天就讓我們從飲食習慣下手吧!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