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改善關係的決心將會改變一切

改善關係的決心將會改變一切

登入後收藏
來源:大好書屋  更新時間:2021-05-13 
關鍵字: 改善關係  良好關係  照護 

封面圖來自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文章示意圖與本書無關來自PexelsOlga

必須先喜歡自己

雖然可以依個人的決心改變自己的生命風格,卻無法改變父母的生命風格。前來尋求諮商的人,當我問到他是否喜歡自己的時候,他們給我的答覆幾乎毫無例外是「討厭自己」。

我希望無法回答「很喜歡自己」的人,可以想辦法喜歡自己。如果是其他工具,不喜歡可以買新的來換掉,但是稱為「自己」的這項工具,卻非得繼續用下去不可。明知如此卻無法喜歡自己,將會度過一段煎熬的人生。

大多數人從小就不斷被身邊的人叮嚀提醒:不可以安於現狀。因此,無法喜歡現在這個自己的人,會努力為他人改變自己;然而就算是有了改變,這個已經變了的人不再是自己。當自己不再是自己的時候,這樣的改變毫無意義。

建立良好的關係

那麼,可以繼續做自己、又要與過去的自己有所不同,這種乍看之下不可能的任務,該如何才能達成呢?首先,必須知道為什麼自己眼中只看得到弱點、缺失和偏差行為,以至於不喜歡自己。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一樣,這都是因為不想與他人有瓜葛,或至少是因為不想積極與他人有互動,便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出可以視為問題的部分。以照護來說,如果不與父母建立良好關係,這件事就是辛苦的。只要下定決心想打好關係,對於過去在父母身上怎麼看都是缺點的部分,將有不同的看法;這種情況下,就只是子女改變對父母的看法,而不是

父母有了任何改變。對於照顧父母態度消極的人,會在父母身上發現問題,並認為因為有這些問題,所以沒辦法照顧他們,或覺得這是苦差事。事實上,不過就是為了要讓自己那麼想,才在父母身上發掘問題。

文章示意圖與本書無關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彼此之間的誤會,來自於關係的好壞

當我們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時,實際上父母幾乎也可以說是有了改變。當年母親過世後,我與父親共同生活的那段日子裡,因為父親沒有打算自己動手下廚,讓我一時興起開始學做菜。某一天,父親嘗了一口我花上好幾個小時做的咖哩飯後,說了一句:「以後別再做了。」

由於當時與父親的關係不好,我心裡完全只想到他的意思應該是「因為不好吃,所以別再做了」。後來與父親的關係漸漸有了改變,我才察覺自己並沒有真正聽懂父親那句話的意思。

我們住在一起的時候,我還在讀研究所,父親想說的是:「你還是個學生,不讀書不行,所以這種費工夫的菜就別再做了。」雖然我沒有實際去查證,但當我察覺到這件事情時已經超過二十年以上,就算問了父親,他恐怕也想不起來吧。父親說過那段話的事實儘管沒有改變,但自從我有了不同詮釋的那一刻起,父親與我的關係確實有了改變。

 

本文出自 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x肯定自己x修復親子關係,照護者的心靈自癒指南

長照喵推薦好文

鼻胃管的5項照護須知:該幫長輩插鼻胃管嗎?

當長輩無法自己進食時,就需要靠鼻胃管灌食來提供營養,一邊訓練他們的吞嚥能力,等到能自行進食後才能拔除。在台灣有許多長輩裝置鼻胃管,灌食步驟、灌食食物和管路...

(保健食品)藥師眼中的維他命D種類

坊間提到維他命D有活性和非活性 以藥師的觀點會細分為:維他命D、維他命D代謝物(metabolite)、維他命D類似物(analog)

運動能預防骨質疏鬆症,但你做對了幾點?

一般發生在老年人或停經後的婦女上,骨質中的結構會被破壞,且容易發生骨折,通常到晚期可能會發生下列現象:疼痛、腰酸背痛、駝背等。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