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圖片來自Pexels
完成其他事務,製造交感神經活動完成的紓解效應
對於無法逃避或短期不能解決的問題,當事人可以學著如何去稀釋它所帶來的壓力。因為,有時候問題或壓力的消除不是自己可以操控的,無法逃避、也無法馬上解決,需要時間與時機。
面對這種情形,最重要的是避免執著而陷入鑽牛角尖的情形,因為那樣會持續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導致更快速累積壓力;一旦生理缺口太大,情緒失調問題就更加嚴重,因此面對這種情況要有長期抗戰的對策。
稀釋的作法是,利用各種可以完成的活動,製造交感神經活動完成的紓解效應;同時,避免執著於原來的問題而使神經反射不斷自我固定化。如此一來,才不會出現問題已經解決了,心理壓力卻還在的現象(圖4-3)。
圖4-3:稀釋策略的技巧
無法逃避或短期不能解決的問題
為了防範執著現象 (持續性條件反射)!
增加別的活動或挑戰,改變生活內容。
增加紓解性的感官享受、寵物⋯
加入友情或團體的支援。
原來如此! 多才多藝就是在稀釋壓力
在我的求學過程與工作中,發現很多優秀的同學或同事幾乎多才多藝。這一點除了可以用天分解釋之外,我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善於運用稀釋的技巧。因為參與多種可以完成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學到更豐富的知識或技能,另一方面可以製造完成效應以紓解壓力,同時多種活動可以避免在接受挑戰中陷入執著的陷阱。
其實,自古以來從禮樂射藝書數,到現代的各種才藝活動,教育的內涵都一致強調多才多藝的教學。現在,學生學習才藝的原始本意是良善的,問題是每個學生的天性不同,要如何適才適性很難決定。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壓力點的設計。因為要有一點壓力,挑戰完成後的紓解效應才會好;壓力不夠或者挑戰性不夠的學習,完成效應會不好,後續產生動機持續下去的可能性就變低了。相反的,一開始時難以完成而沒有達到完成效應,這樣的學習的壓力太高,無法產生動機會遭到排斥,如果繼續下去只會增加多餘的壓力負荷,這樣的狀況不容易長期維持。
紓壓要有效率,就要懂得拚命玩
稀釋壓力的作法是我常給病患的建議,學習與身心壓力共處的前提是,避免執著於當前的人事物。例如,不幸罹患癌症會給人很大的刺激造成壓力,雖然心理上可能從拒絕、生氣、討價還價、憂鬱到接受,即使外人看來手術成功,但是往往留下揮不去的陰影。
在過去有多次癌症患者問我,該如何繼續面對人生,我會勸他們最好是認真治療並且拚命玩。因為走出陰影最好的策略就是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改變生活內容、增加紓解性的感官享受、爭取友誼或團體的支持等等。
其實,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一個相同的不治之症,而且遲早會發作,畢竟人生苦短,一直執著於某人某事某物不見得划算。
如果有學生問我該如何面對課業的壓力,我會勸他們試著安排其他的興趣或運動,沖淡課業所帶來的壓力,因為長期而言,紓壓的效率可是比硬拚來得重要。如果有人問我親子問題,我會勸他們安排各種親子活動,減少遊說的努力,
因為說太多容易各自堅持不下。雖然很多專家都強調親子溝通的重要性,但是沒有問題時才好溝通,真的發生問題時常常愈說愈僵。
總之,採取稀釋策略,悠遊自得在不同的活動之中,壓力不但減少,而且會覺得問題沒那麼折磨人,當大家都向前看之後,時間就會發揮療癒的功能。
以上內容授權轉載自 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