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活在關係裡 晚年不孤單 互助共好的共生社區

活在關係裡 晚年不孤單 互助共好的共生社區

登入後收藏
來源:熟年誌  更新時間:2020-02-03 

文/王常怡 攝影/賴麗秋

共生是一個含意非常深廣的名詞,佛教所謂「同體共生」,強調人與人彼此互相依附、是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儒家則一向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落實到現實面,共生社區是為了因應高齡少子化人口結構改變,而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與規畫。

日本亞馬遜書店2017年商業類第一名暢銷書《未來年表》中,詳細描述了人口結構改變將給日本社會帶來的衝擊:2020年,每2個女性就有1位超過50歲;2027年,血庫嚴重缺血,重要手術無法進行;2033年,每3戶就有1戶空屋;在19年後的2039年,就連火葬場都會嚴重不足。本書中文版還特別製作了台灣的「未來年表」:2022年獨居戶突破300萬戶,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且人口開始負成長(註),2034年全國每2個人就有1個超過50歲。

(註:《未來年表》中文版引用的是出版時的數據,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8月預估,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因應高齡少子新希望 因地制宜共生模式

人口結構改變是已開發國家都有的現象,但台灣與日本共同的困境是:高齡化的同時,生育率也不斷下降,而且生育率下降已持續一個世代甚至兩個世代。這代表新生兒人口數幾乎沒有機會再拉上來——因為能夠生兒育女的人數已經降到某個水平,「沒人可生」。日本從2006年開始,已連續13年人口負成長,去年甚至一口氣減少超過50萬人;台灣也提早在2019上半年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多於出生人數的狀況。因此,因應人口結構的「急速」改變,不能只著眼於老與病,而必須是從全方位、全世代做出改變。

【完整內容請見《Life Plus熟年誌》2020年2月號;加入《熟年誌》粉絲團

長照喵推薦好文

我不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承受照護之苦

如果嘗過親手照護雙親的辛勞,斷不會想要讓自己的子女將來也承受同樣的苦。這是為人父母者很自然的疼惜子女之情。「照護自己的雙親直到最後,輪到自己需要照護的時候...

儲存您的長照本 時間銀行深度大解析

瑞士東北部聖加侖市(St. Gallen)因為實施初老國民服務的「時間銀行」而聞名歐洲,以服務別人累積紀錄時數,如同儲存金錢以備未來提用。 目前各國推動...

多管齊下 抗癌有妙方

根據研究,高纖飲食可以降低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特別是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的癌症,例如口腔癌、食道癌、胃癌,以及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等。高纖飲食怎麼吃?讓亞東...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