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失智時
第一個想起的常常是失智者脫序的行為,以及照顧的艱辛與無奈;不僅照顧者辛苦,被照顧的失智者因為無法自在生活,也感到很痛苦。
沒有人希望得到失智症,除了調整飲食和維持生活習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避免自己成為失智者?根據日本研究,圍棋有預防腦機能衰退的功效,被認為是能夠預防失智的益智活動。圍棋不僅能鍛鍊腦力,還可以享受和人交流的樂趣。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下棋很難,因此不願意嘗試,但利用台灣旅日棋士王銘琬的超簡單圍棋入門法——純棋,無論是小學生還是90歲的阿嬤,都能輕鬆踏入圍棋的世界。
許多失智者雖然記憶認知、行動能力受損
但他們仍有足夠的感受能力。為了讓失智者能夠進入博物館內參觀,奧地利國家藝術史博物館和照顧機構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利用觸覺、嗅覺引發失智者的興趣,並讓失智者親自作畫。只要經過適當的刺激,就能豐富失智者的生活,讓他們更加快樂。
若是我們小心預防,但還是罹患失智症了,我們期望獲得什麼樣的照顧?是被限制在室內無法自由行動,或是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基於安全考量,許多失智者因此而被限制行動。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儘可能讓失智者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許對病況會更有幫助。
現在罹患失智症的人愈來愈多,我們難免害怕在年老時罹患失智症。但與其一味害怕,不如積極預防,並時時接收相關知識,才不至於在真的罹患失智症時茫然無依。
日本大船渡市「認知症」實驗 下圍棋抗失智震撼奇蹟
不花錢、不吃藥就可以預防當今困擾全球的文明病——4千6百萬人罹患的認知症(意即「失智」,日本2007年已正名,各國多採「認知症」,台灣最好早點正名,才不會讓認知能力衰退的老人家被汙名化!),真的有這樣好的事嗎?
有,就是圍棋。東京有位研究腦機能的飯塚醫師(飯塚あい)在國際知名的醫學學術雜誌發表她3年來的研究成果,證明了圍棋有抑制認知機能衰退功效,對預防或治療都能發揮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8年6月號(NO.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