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告訴大家如何 從粗大動作挑選適合的輪椅後,接著我要來聊聊聽起來有點複雜、有點陌生但受惠者廣泛的高背輪椅種類。
仰躺型輪椅(Recline)
仰躺型輪椅容易理解,就好像汽車駕駛座、火車/客運座椅一樣,椅背可以從90度直直坐,調整至接近180度躺平,膝部也可以抬高,幫助使用者坐髖關節與下背伸展,說白了,就是躺床的延伸到輪椅上。
此輪椅適合髖關節深植僵硬、需要在輪椅上休息久一點,延長離開床舖的時間。這種輪椅因為要顧慮到後躺時重心偏移到車後,設計上輪子的位置也會偏後,就不適合自己來推行了

空中傾倒型輪椅 (Tilt-in-Space)
用中文有點難解釋,所以先看一下影片。

它是使乘坐者維持坐姿,全身關節都不便,利用機構的設計,把人翹起來。這時屁股上的壓力會轉移到背部,它的好處多多:
- 傾倒後翹時,全身關節都沒有變化,所以乘坐者不會因為要後躺而轉動到關節,這對關節開刀,曲屈僵硬的長輩很適合。
- 改變椅背角度時不會像仰躺型輪椅,造成身體與椅面相對滑動,身體仍然緊緊的貼合座/背,讓滑動剪力無從生產。
- 利用後翹時椅面的前後高低跟重心轉移來防止輪椅族的兩大天敵:身體前滑與壓瘡的產生。

空中傾倒時重心轉移(右圖)
(資料來源: Start-up Medica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希望所有安養院的輪椅都換成這型的輪椅。君不見安養院的長輩大多窩在椅子裡,屁股沒有坐滿,一付就要跌出椅子的感覺,大多數的解決方案就以綁帶拉提的方式解決…。要避免嗎?我想這就是你該選的椅子。
我真的覺得,一張完美的高背輪椅就該是又躺又翹的。

常見的手動輪椅分類大概就這樣囉!
還有針對早療的擺位輪椅、全定製的手工輪椅,牽涉的細節比較多,另闢專章說明。
另外我也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大輪、小輪哪個比較好?
其實各有好壞,常出戶外,需要過階過檻,大輪會省力些。如果以室內為主,那就小輪囉,比較輕,收合體積小,移位也不會卡到。
本文授權轉載自 牟寒仲的特製輪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