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圖片來自 Pexels
攝食・吞嚥障礙的營養
▶在高齡期,咀嚼力及吞嚥能力衰退的人數增加,須配合他們的程度提供介護食品。
▶為了維持進食的樂趣,基本上還是設法要從嘴巴進食。
攝食.吞嚥分成5個階段
進入高齡期後,因為掉牙及疾病等因素導致食物的咀嚼力及吞嚥力衰退。根據日本國立長壽醫療中心的調查,高齡者的療養病床入院患者、老人保健設施、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的入所者有4成以上都有攝食.吞嚥障礙。
攝食及吞嚥指的是咀嚼及吞嚥進入口中的食物,其過程可分為5個階段(參照右頁)。5個階段中,有1個或多個階段發生問題,就稱為攝食.吞嚥障礙。攝食.吞嚥障礙的問題在於沒辦法自然攝取一般的飲食,不僅降低QOL(生活品質),也會提高低營養、脫水症、誤嚥及窒息的風險。
為了避免這些情形,必須配合攝食.吞嚥障礙的階段提供介護飲食。對於咀嚼力低下的人,可以將食材切成一口大小、在食材上多劃幾道刀痕、將食物煮軟等。吞嚥能力衰弱的人,則是依等級選擇泥狀的飲食或是果凍狀食品。此外,日本介護食品協議會還提倡通用設計食品(UDF)的4種分類。依各種咀嚼力及吞嚥力的標準來決定提供飲食的軟硬度,並在市面上販售依循此規格的商品。
僅由口腔攝取飲食,卻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時,就必須實施管灌飲食,以營養改善為優先考量。當營養獲得改善後,可以再改回介護飲食,設法維持進食的樂趣。
考試重點名詞
誤嚥
食物不小心進入氣管中。因為高齡和疾病的關係而使吞嚥能力降低,就容易發生這種情況。誤嚥的食物殘留在氣管中有可能形成肺炎,需多加注意。
關鍵字
管灌飲食
重度吞嚥障礙等無法從口腔進食的情況下選擇的營養療法。從鼻腔插管,直接向胃部、十二指腸、空腸輸送營養的方法。
通用設計食品(UDF)
日常飲食到介護食品都能廣泛使用的易吞嚥食品。只有符合日本介護食品協議會制定規格的商品才能被認證,並標示為UDF。
攝食.吞嚥的過程(5階段)
1認知期(先行期)
由大腦判斷食物的形狀、顏色及軟硬度。
2咀嚼期(準備期)
咀嚼進入口腔的食物,和唾液混合成容易吞嚥的形狀(食塊)。
3 口腔期
使用舌頭將食塊從口腔送往喉嚨深處。
4 咽喉期
將喉嚨深處的食塊吞下,送往食道。
5食道期
藉由蠕動運動將食道中的食塊送到胃中。
通用設計食品的4個區分等級
※液為液體,或是將固體從液體中分離,具有流動性的狀態。膠為讓液體失去流動性,凝固為凍狀的狀態。
本文節錄自:超圖解營養學:從零開始建構營養學基礎
作者: 渡邊昌/ 監修 譯者 / 徐瑜芳
出版社:台灣東販 (本文經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