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及早救「智」不擔憂:別讓治療輸在時間點上

及早救「智」不擔憂:別讓治療輸在時間點上

登入後收藏
來源:熟年誌  更新時間:2019-11-06 

文/謝佩珊

「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病症本身,而是那些錯誤的偏見。」這是失智症患者,同時是《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一書的作者佐藤雅彥,他在書裡所要傳達的真切心聲。雖然失智症問題已成為不分地域、種族與國家,世界上的每一分子都得共同關心的重大課題,但令人遺憾的是,仍有不少人對失智症存有錯誤的認知。這些誤解包括將失智症與癡呆、無行為能力、失去智能劃上等號,甚至視為不治之症。錯誤的偏見帶給病人的遺憾不只打擊他們接受治療的信心,更是失智症的最大敵人。

失智症絕非不治之症 10大警訊留意長者的變化

本次,我們將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臨床心理師凃吟穎,以及失智症個管師吳淑菁帶領讀者來了解及早發現、及早診治對失智症病人的重要意義何在;還要告訴大家醫療專業人士如何透過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協助失智症病人保有生活能力外,也讓家屬與照護者得到喘息的空間及相互支援的力量。

有關失智症的種種議題,不管在台灣或其他地方,皆持續不斷地被廣泛討論與高度關注,這除了與高齡社會下疾病盛行率提高有關,也和長期照護問題環環相扣。對於失智症的報導,相信大家都看過類似的新聞,例如「這是一種比癌症還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就很難挽救了」,或是「失智症藥物的研發,截至目前並無突破性的進展」。許多民眾看了上述報導後,不只對疾病的醫治失去信心,更在無形中將失智症貼上不治之症的標籤。

對此,劉議謙表示,「失智症並不是絕症,更非無法挽救的疾病,這是我一再要跟大家澄清與呼籲的地方。事實上,在臨床經驗裡,有為數3分之1的病人,若他們在輕度時期就獲得正確診斷及接受藥物治療,幾乎都能有效延緩退化的情況,並改善認知功能;另有3分之1的人,則是維持持平。這也就是說,近3分之2的人都能保持在穩定狀態或得到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7月號(NO.88)》

長照喵推薦好文

你對失智症的認知,真的正確嗎?失智症的10大警訊,如何判斷?你可以這麼做!

由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陳思帆臨床心理師,更清楚了解失智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社會大眾對失智症常有許多錯誤的認知,陳老師用快問快答的方式,在這邊一口氣告...

銀髮族肌力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因子。因此,介入方式大多會先從生活型態、飲食還有運動開始,而運動可以改善肥胖、血脂異常,進而降低高血壓的發生,或是改善高血壓的問題...

更年期使用荷爾蒙

介紹一下適合用女性荷爾蒙以及不適合的情形 種類的搭配,以及常見產品有哪些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