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起床腳一落地就足下痛的足底筋膜炎

起床腳一落地就足下痛的足底筋膜炎

登入後收藏
來源:新自然主義  更新時間:2022-08-14 
關鍵字: 足底筋膜炎 

封面圖出處 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是足跟前端疼痛

特別是睡了一整晚後,剛下床那一剎那,疼痛往往最為嚴重;等多走幾步後,轉為較輕微的痛。這可能是因為一段時間沒有承重的筋膜突然拉緊所致。

一般女性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

過去足底筋膜多發生在40歲以上,但現代人可能運動不足,20歲發生足底筋膜炎,已經比比皆是了。症狀跟骨的前方常是點,疼痛可能沿著筋膜往前擴展到腳弓,甚至向前到趾蹠關節。

部分患者合併形成跟骨骨刺,較不容易治療。好發族群長途步行者、久站者、赤腳走路者(在泥土地上走路例外)、穿平底鞋或拖鞋跑步者、下肢很少運動的人、突然間跑去打沙灘排球的人。

預防

  • 避免上述容易引發的因子,包括赤腳走路等等。
  • 選擇能對足底弓有適當支撐保護的鞋,包括外出鞋及室內拖鞋。有些人外出鞋不錯,但在居家室內穿著毫無保護或支撐力的拖鞋,仍然很容易罹患此疾。

正確治療

  • 有紅腫發炎者冰敷,無者熱敷。熱敷要做到小腿肚以上,使小腿肌肉一併放鬆。
  • 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及肌肉鬆弛劑。
  • 物理治療:如熱療、水療、電療、超音波,以及足底筋膜按摩。如果前述治療仍然無法改善,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ESWT)。
  • 利用小腿與足底雙重伸展運動(請參考第5章的伸腿伸踝運動),使筋膜獲得延展與強化,減輕其壓力與發炎。
  • 必要時可進行局部注射,如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儘量少打)及增生療法製劑。
  • 選擇合適的足墊,保護足底足跟,增加對足弓的支撐。

訓練強化

  • 平時多做小腿及足底之伸展及肌力訓練,提升柔軟度與耐力。
  • 適當選用足墊,注意平時之保護保養,減少足跟骨刺及足底筋膜纖維化的機會。
  • 當急慢性發炎都已妥善治療後,踮腳木馬(請見第140頁)運動可有效改善足底筋膜的彈性與張力;連續踮腳運(請見第137頁)動則直接訓練足掌的耐力。

起床腳一落地就足下痛的足底筋膜炎

搶救髖腿腳膝踝,一生健步好行 骨科醫師游敬倫的運動+食物療法精華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 搶救髖腿腳膝踝,一生健步好行! 骨科醫師游敬倫的運動+食物療法精華版

長照喵推薦好文

無外傷時的下肢水腫不可輕忽,最嚴重可能和心臟衰竭有關係!

在觀察到長輩常常會有下肢水腫症狀,一定不能忽略其嚴重性,因為這通常和系統性的疾病相關,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間了!

如何配戴口罩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來自美國疾管局的建議

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和傳播的重要方法之一,日前網傳「美國CDC發布最新研究,口罩不只要戴一個,要戴兩個,更顯著預防COVID-19」這件事到底是真的假...

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的上課內容?

課程分為:一、核心課程50小時 二、實作課程8小時 三、綜合討埨與課程評量2小時 四、臨床實習30小時,共計90小時。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