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尊重同理心共創友善環境 覺察警訊失智全攻略

尊重同理心共創友善環境 覺察警訊失智全攻略

登入後收藏
來源:熟年誌  更新時間:2019-09-11 
關鍵字: 失智  同理心  失智友善  熟年誌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如果大家都能了解失智症的病程與症狀,必定能有效幫助病人、家屬預做準備,以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若是教育孩子與社會大眾及早學習相關衛教知識,就可以用更多的關懷,營造失智友善的社會氛圍。

文/晏子萍

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顯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約每100人即有8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長者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台灣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雖然各醫療院所及公民營機構,均針對失智者及家屬提供相關門診醫療與協助資源;但是,社會與一般民眾是否真正了解什麼是失智症?是不是對失智症仍存有這只是「老化」的刻板印象呢?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及「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皆認為,如果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就學階段即獲得失智症相關知識,並且學習如何與逐漸失去記憶的長輩相處,或許可以減少日後生活上的摩擦與衝突,更可以讓大家自我警惕,及早養成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擺脫失智可能,度過自主的快樂人生。

面對失智 10大警訊不可不知

說起「失智」的議題,沒有切膚之痛的人,可能無法了解失智對於一個家庭所造成的衝擊,甚至許多人是因為觀看電影,才因此對「失智症」有一點認識,除了今年暑假才放映的《阿嬤,不要忘記我》以及《漫長的告別》之外,《我想念我自己》、《明日的記憶》,以及國人拍攝的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等,都是讓觀眾記憶深刻,而且引起廣大迴響、極具討論性的影片。

雖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是電影情節的編排與鋪陳,有的時候還是會對真實狀況有所美化,而且失智者的症狀百百種,且會因不同的病情程度而有不同的狀況發生,所以要學習失智症的相關衛教,我們就必須從失智症的初期症狀開始著手。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9月號(NO.90)》

熟年誌

長照喵推薦好文

陪同就醫不只是陪同而已,而是要做好溝通者的角色

其實陪同就醫有非常多的學問和技巧,但因為資訊不對稱的關係,導致這樣定期拿藥常常成了苦差事,甚至讓慢性處方的醫療系統出現很大的問題。像是吃了什麼藥,拿了麼藥...

無外傷時的下肢水腫不可輕忽,最嚴重可能和心臟衰竭有關係!

在觀察到長輩常常會有下肢水腫症狀,一定不能忽略其嚴重性,因為這通常和系統性的疾病相關,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間了!

智慧居家照護 長者生活無障礙

長輩最熟悉的環境就是居家,在地養老肯定是最理想的狀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家屬也希望能讓長輩居家養老。現今生活壓力大,雙薪家庭對上要撫養長輩,對下要培養下一...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