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病毒爆發,許多民眾開始囤積口罩,除了搶購的狠勁外,要買對戴對才有用。
民眾什麼時候需要戴口罩?
- 有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 生病或抵抗力較弱時,配戴口罩保護自己
- 前往醫療機構就醫或與生病者近距離接觸時
- 在擁擠場所或密閉空間時
常見口罩的種類?
1.棉布口罩、海綿口罩
只能過濾較大的顆粒,適於騎機車時擋風及隔絕灰塵、黑煙或是單純保暖用。優點是可以重覆清洗,若不常清洗,反而容易滋生細菌
2.活性碳口罩
活性碳可以吸附有機物質(氣體及臭味),適用騎機車時、噴灑農藥或刷油漆時。缺點是不能有效的過濾空氣微粒或細菌。
3.醫療級三層不織布口罩
俗稱外科口罩,由外而內分為三層,第一層為有顏色PP布,經防潑水處理,可預防飛沫傳染。第二層為靜電過濾層,是主要過濾細菌的地方;第三層為吸水材質,可吸收配戴者所產生的口沫。外科口罩能夠濾除90%以上的5微米顆粒 (約是細胞和較大細菌大小)。
適用抵擋飛沫上部分病毒細菌,應每天更換 (但破損或髒汙應立即更換),不然被阻擋下的病毒細菌被你摸來摸去,反而容易感染。
4. N95口罩
N95 口罩對於空氣傳染(5 微米以下的微粒)可提供 95%以上的過濾效果。配戴時會覺得悶,不適合長時間的配戴,不可重複使用。通常為醫療或防疫人員使用,一般民眾無需使用。
雖然N95口罩過濾能力比不織布口罩高,但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指出,在預防流感上並沒有顯著不同。所以有需要的人戴不織布口罩就好,把N95留給第一線的人員。
尤其這次武漢肺炎是一種冠狀病毒,靠飛沫傳染而非空氣傳染。飛沫是大顆粒,在一公尺內就會落地,不會被直接吸入肺泡內。而手接觸到飛沫,才是最重要的傳媒介,所以勤洗手比搶口罩重要。
醫療級三層不織布口罩怎麼戴才正確
1.有顏色的朝外
網路有傳言,生病的人有顏色那面要朝外,健康的人有顏色的那面要朝內,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三層材質設計使然,所以不論健康與否,配戴方式都是有顏色的那面朝外。
2.鼻子的壓條要沿鼻樑壓上 這樣密合度才夠
3.每日或髒污破損時拋棄
拋棄口罩的時候,不碰觸口罩外側污染面;以抓住綁帶或鬆緊帶方式、將脫下的口罩丟入醫療廢棄物垃圾桶。拋棄後應清洗雙手,以降低感染機會。
雖然口罩是一種保護措施,但是勤洗手、少碰眼口鼻,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是自我防護的重點。
以下是正確洗手的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