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任務導向的復健手法-直接及間接的訓練思維

任務導向的復健手法-直接及間接的訓練思維

登入後收藏
作者:鍾孟修 職能治療師  來源:愛迪樂居家職能治療所  更新時間:2019-10-02 

在做居家復健時,我們常常以任務導向的訓練方式,做為復健的手法,藉由「功能性、高頻率」的訓練及強度,以提升長者的生活所需的能力。

這樣的功能訓練方法有2種模式:

第1種就是「直接」操作生活任務做為訓練的方法,好比直接訓練個案吃飯、擦拭桌子、穿脫衣物或走路等等,就是屬於直接訓練方式。

職能治療

第2種就是類似的「間接」功能性動作,做為訓練的方法。好比訓練個案疊杯子(類似吃飯的動作)或將呼拉圈套入身體(類似穿衣服的動作)等方式,就是屬於間接的功能性訓練手法

圓柱叉板

這兩種訓練方式,可以「減少個案的經驗類化及個別動作連結的所需訓練時間」,「讓訓練及目標的關係更為強化」,以提升個案的參與動機及復健成效。

但有時候太過刻意的功能性訓練

,是不是反而會有點怪異?或者在操作時的頻率太少、挫折感太大,而大大降低了訓練的成效?

好比,穿衣服這個動作,假設是洗完澡馬上做穿脫衣物的訓練,情境下是恰當的沒錯,但訓練的次數及頻率會不會因此而太少?若太刻意請個案重複穿脫,是不是個案覺會得麻煩而抗拒?以及直接的訓練方式是否會提升個案的挫折感呢?還是需要適度的輔具介入或引導呢?因此種種的情境都必須全盤的身心考量。

職能治療

生活及復健應該分開來看

我的建議是「生活及復健應該分開來看」,好比我肚子正餓了,這時候卻要求我透過患側手來吃飯,過程吃得辛苦且緩慢,倒不如直接讓我用較好的手拿湯匙吃飯,來得有效率且痛快,相信這樣的方式,也較不會產生違和感或提升挫折感,因此建議可以透過下面兩種方法做些調整:

  1. 透過「直接」吃點心的時候,鼓勵用患側手訓練,點心非生活必須,但卻可以做為復健的獎勵,個案在執行起來意願也會比較大。
  2. 「間接」類似吃飯的動作,來訓練上肢的力量、協調,好比用湯匙挖彈珠放入另一個碗公內,就是屬於類似的動作訓練手法。

以上的復健方法及思維分享給大家參考,每個復健活動的設計,需要通盤的考量及設想,除了個案的能力外,更包含了生活層面、心理層面、情境環境層面,才能設計出適合個案的復健處方,若您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可以詢問妳的醫生治療師們,做更一步的規劃及諮詢喔

長照喵推薦好文

增加免疫力,戰勝新冠病毒!

實際上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積極提升個人免疫力、戰勝病原菌呢? 1.不要吸菸:大家耳熟能詳的吸菸造成的健康問題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

免疫力下降?你要知道「衰退」的年齡

牙齒健康的根本,不用強調應該也知道,就是每天做好牙齒保健與健康管理,如果還能夠知道牙齒狀況大幅改變的時機,就能夠更輕鬆的來保持健康。例如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

長照點線面/失智者飲食照顧學問大

「吃飯」這件事對失智症照顧者來說是每天的挑戰!因為大腦功能逐漸退化,在飲食上的表現像是「忘記吃過了,以為還沒吃因而重複要求吃」,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失智君都會...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