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為了孩子,再粗線條的爸爸也能成為細心的老師》

《為了孩子,再粗線條的爸爸也能成為細心的老師》

登入後收藏
來源:職物語居家職能治療所  更新時間:2021-02-18 

  在早期療育這條路上,孩子會遇見許多治療師、社工、老師…等,然而在療育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並非專業人員,而是家長。

 

  在第一次和陳弟弟見面時,陳爸爸心情低落地表示:「陳弟弟3歲了,到現在顏色、數字都不會,在幼兒園都和其他也有身心障礙證明的孩子在角落玩,也大多不知道怎麼玩。」他非常地擔心。

 

  為了提升陳弟弟的能力,使其得以學習地更順利,治療師調整了陳弟弟的作息,陳爸爸也相當配合訓練策略。陳爸爸開車的時候介紹車窗外的各種事物給陳弟弟聽、停紅綠燈的時候一起數數預備、每天晚上唸一本故事書、去夜市時陳爸爸挑選不同的遊戲和玩具向陳弟弟介紹、去寵物店看看不同動物的習慣、洗澡時描述衣褲上的圖案和顏色給陳弟弟聽…等,當然每次訓練介入的時候都會帶著陳弟弟操作各種他從來沒嘗試過的教具或是遊戲。

 

  藉由豐富的刺激和融入生活的學習,歷經種種努力,終於在今年陳爸爸告訴治療師:「老師不好意思,我們後面不能上課了,因為弟弟的手冊(身心障礙證明)被取消。他這次評估結果,各項能力都超過80%。」雖然陳爸爸說著抱歉,但語氣裡、表情上的那個驕傲,在在表示我們成功了。透過治療師和爸爸媽媽一起的努力、互相的配合,陳弟弟今年換了一間學校,學校老師說:「陳弟弟程度太好了,常擔任班上的領頭羊。」學校有時候還需要提供額外的活動給陳弟弟,他才不會因為活動/課程太簡單而無聊。

 

  無論是早期療育還是居家復能,以個案為中心的周邊團隊中,家長投入的努力絕對比專業團隊更容易彰顯治療效果。如同原先粗線條的陳爸爸一般,透過與治療師合作,身兼父親角色同時也擔任陳弟弟的老師,才能夠使陳弟弟無須再領取身心障礙證明,在學校、家庭以及遊戲中快樂成長。

長照喵推薦好文

復健之路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是沒有想要變好的動機

在從事全職居家復健治療師的過程中,看到許多家庭中的爺爺奶奶,沒有想要復健或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機,甚至連食物都吃不太下,而家屬總是希望治療師能夠用專業的角色...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失智風險比別人高

研究指出雌激素、鎮定安眠藥、第一代抗組織胺、尿失禁用藥、腸道解痙用藥、鴉片類止痛藥、氫離子阻斷劑,都有增加失智的風險。藥物本來就有副作用,增加失智風險不是...

按摩師鄭旭輝傳授祖傳撇步 肌筋膜痠痛按摩不求人

按摩師鄭旭輝用了什麼方式,讓恢復客人受限的活動度,增加血液循環,讓生活的活動水平更好??!! 別人按摩多以「推揉」為主,主要處理一個範圍;他用的技法卻專...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