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子萍
根據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2018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37年蟬聯首位,而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則分居2、3、4、5名,可見慢性病是每一個人都不可輕忽的重要議題。其實很多疾病在初期早有端倪,只是我們都視而不見,或是自認很健康、諱疾忌醫,等到出現嚴重症狀,往往為時以晚,所以透過檢查,不但可以及早發現微小病症,並且可以提醒我們改變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但是除了基本的健康檢查,熟齡族是否要做其他額外的檢查呢?在有限的預算內,選擇哪些健檢項目,可以達到預期的效益呢?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瓊文為我們做了詳盡的說明。
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這項服務已經行之有年,雖然民眾普遍知道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但是仍有許多人忽略了這項權益,不論您的理由是「沒時間」、「怕面對」,還是自認「沒生病」,健康檢查都是一個人對自己和家庭負責的表現。張瓊文將健康檢查的好處做了以下的分析:
(一)可以檢視自我健康狀態,並發現慢性疾病
當我們還未出現明顯症狀時,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或許早已經侵入我們的身體,所以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審視當下的健康狀態,而且「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許多慢性疾病都是日積月累而成,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透過健檢,可以讓我們及早發現、提早治療。
(二)提供生活習慣的建議
健康檢查可以讓我們審視自己平日是否注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或是有吸菸、嚼食檳榔、飲酒過量等不良的習性,為生活型態做適度的調整。
【完整內容請見《Life Plus熟年誌》2020年3月號;加入《熟年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