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全台已經出現好幾起熱衰竭的報導,年輕人都有可能,更不用說年紀大的長輩了。
到底熱衰竭跟我們一般常聽到的中暑有甚麼不同呢?
簡單來說,熱衰竭,是因為在炎熱環境下持續的流汗,但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跟鹽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而中暑,則是指在周圍非常炎熱的情況下,身體無法自然散發熱量,造成核心體溫升高超過39.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有危及生命的狀況。
兩者表現症狀大不同 !
熱衰竭的症狀
主要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水分的大量流失,病患會覺得非常口渴;或一時飲用過量的水,而忽略「鈉」離子的補充。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中暑的症狀
起初身體會覺得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情況繼續惡化時會發生熱的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以及昏迷、抽筋。
要如何預防?
- 針對年長者或有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家人或照顧者應適時給予適量的水分與鹽分。
- 避免在正午或下午從事活動。
- 即使是待在家中,也應當把持氣流通暢或開冷氣。
- 可以讓長輩穿著容易散熱的衣服材質。
發現長輩中暑千萬別遲疑
若懷疑長輩有熱衰竭或中暑,應立即打119電話求救、送醫,並且在救護車到達前,儘量讓長輩保持涼爽、降低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