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 許凱翔
很多人認為,網路使用時間會負面影響家庭親子關係,但有趣的是,不論台灣本土還是歐美的研究,都無法對「網路使用時間對親子關係有負面影響」給予一致性的結論,唯一共通的結論是:父母的態度決定網路是高牆還是橋梁!
網路是高牆還是橋梁?父母才是關鍵
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多寡,並非決定親子關係好壞的關鍵因素,而是在父母面對孩子使用網路的態度與互動方式。
「不帶批評」的了解孩子上網內容
我相信許多家長都會試圖了解孩子們使用網路的內容,但往往在過程會遇到不少阻礙。我問過學生:「曾試過讓爸媽知道你們在網路上做些什麼,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或是邀請爸媽一起玩玩看嗎?」孩子的回答通常是:「他們一看到我在上網就開始罵人,哪有機會解釋」、「我才不想跟他們討論咧」、「覺得我都花時間在沒營養的東西上」、「他們都說這種是打打殺殺的遊戲,才不是這樣」。
也有比較另類的答案:「有阿,有些遊戲爸媽會跟我一起玩」、「媽媽是我的臉書好友(或追蹤IG)」。
想當然耳,那些被罵、不解釋、覺得被誤解的孩子,就跟父母在網路使用上有較多的衝突。
不過,這並不是告訴爸媽一定要跟著孩子體驗每個網路活動,而是「不帶批評」去好奇孩子在網路上的活動,不論是社群、遊戲還是查詢資料。
只有在不帶批評的狀態下,去關心、了解孩子的網路使用狀況,才有機會貼近孩子使用網路的動機、原因和背後的心理需求,也才能增加信任和親密感。
其實孩子們第一層的回答通常是「幹嘛跟他們說?」、「我才不要!」、「太麻煩了」,當能夠不帶批評地繼續好奇,才有機會得到第二層或更深層的回答。
以近期流行的網路活動為例,爸爸媽媽可以試著不帶批評地問問孩子「傳說對決好像很多人玩,這是什麼樣的遊戲?」、「聽說急速領域很紅,這是在玩什麼?」、「聖火玉尊是什麼,你知道嗎?聽說很紅」請把握「不帶評價」的原則,讓我們模擬對話:
「傳說對決好像很多人玩,這是什麼樣的遊戲?」
「恩~像是5打5的對抗賽,只要打爆對方主堡就算贏,而且只要殺掉敵方就可以拿到錢買更好的裝備。」
「那不就是個打打殺殺的遊戲?」(X)負向批評
「聽起來很需要團隊合作,那在遊戲裡怎麼分工阿?」(O)不帶批評的好奇
不帶批評的態度,是決定親子關係遠近的關鍵。
善用網路建立連結
你會透過LINE、臉書、IG與孩子互動嗎?在網路世代下,溝通方式也不得有些轉變,從過去必須面對面、打電話,到現在只要簡短文字、傳個貼圖就能表達心意,時不時附上有趣影片、笑話或圖片,不僅增加不同互動方式,也會擴增不少話題。
父母若能利用社群網路與孩子互動,反而能夠增加親子關係,而且透過網路孩子反而比較願意表達自我。可以不必馬上回應,依照自己的狀態選擇回應時間,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可以思考。對於親子關係未達良好的家庭,同時也避免掉面對面的尷尬或衝突,甚至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原本想說的話都不知道怎麼說了,但隔層網路會比較敢表達自我。這種效果如同過去寫信一樣,透過信紙平常不太講的肉麻話、真心話通通出籠,而且也給彼此空間和時間思考,不會因面對面必須立即要給回應,導致說出的話反而影響關係。
如果本來親子關係就不錯,社群網路更是親子間的交流、溝通的好工具!
透過社群網路互動,也千萬別忘了「不批評」的態度,例如孩子晚了或忘了回訊:
「傳給你的訊息都不回,很沒禮貌」(X)負向批評
「我有傳訊息給你,有空看一下,我想知道你的想法」(O)不帶批評的提醒
可能也會遇到情緒化的回應,像是「就是不想回」、「很煩欸」,如果不是遇到了不順遂心煩的事,那可能是原本親子關係不是太好,如果堅持面對面把話講清楚,只怕關係越搞越僵,還不如透過社群軟體表達關心和感受,留下空間和時間緩和情緒。
網路可以是親子間寬敞、四通八達的橋樑,親子間多元的溝通工具,讓我們一起善用網路,讓感情加溫。
參考文獻
王素珍,2014。使用臉書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孫曼蘋,1997。中美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及家庭生活之比較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9,49-72。
張毓芬,2011。親子網路管教方式對臺北市高年級學童Facebook使用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碩士論文。
Gulnar, B., Balci, S., & Cakir, V.(2010). Motivations of Facebook, You Tube and similarweb sites users. Bilig, 54, 161-184.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photography-taking-picture-display-8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