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談完肌肉訓練對坐姿、下背痛的重要性,這篇就接著來說明一下,壓瘡是如何產生的、簡介市面上的各種輪椅座墊差異,以及如何因應需求、正確挑選。
壓瘡的誕生之路
請看下圖,判斷哪個部位容易有壓瘡問題?
聰明的各位一定都看得出來,答案是以上皆是,尤其是承受壓力的關節突出部位。
人體產生壓瘡有四個影響因素:
1. 壓力:
坐姿時,壓力會由臀部與大腿平均分攤,但明顯的骨頭突起處,若沒有使用坐墊保護,壓力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持續缺氧而造成細胞死亡。請看下圖,可以明確的看到骨頭的突起處。
2.摩擦(剪力):
路跑可以看到的慘劇,如大腿肉內側互相摩擦、或是上衣太粗糙和乳頭摩擦,相對脆弱且凸起的部位,就會因為皮膚表皮脫落及受到拉扯,進而產生傷害。同樣的,屁股坐在一般椅面上,若持續下滑,皮膚反覆受到拉扯及摩擦所產生的剪力,也容易產生皮膚的缺氧及細胞壞死。
圖片來源 via GIPHY
3. 溫度:
皮膚表面溫度上升會使細胞代謝率增高,而降低對缺氧的耐受性,進而加快附近組織壞死。
4. 濕度:
悶熱流汗或大小便失禁沒有及時處理,都可能導致皮膚維持在潮濕的狀態。皮膚濕濡、浸潤過度時,組織變得鬆軟而脆弱,亦會令皮膚破損的機會增加。
對於臥床的老人家來說,壓瘡還會因為老化和營養不良來找上門。老人家皮膚變彈性及血液循變差,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同時,末梢神經反應也較遲鈍,無法敏感的察覺組織受壓並反應。長期營養不良降低組織的修復能力,同時,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身體消瘦,使骨突處變得更明顯而容易出現壓傷。
什麼人應該使用輪椅坐墊呢?
治療師在判斷一個人的壓瘡風險,及挑選適用的坐墊時,通常會先問幾個問題:
1. 過去或目前是否有壓瘡病史?
2. 皮膚的感覺是否比較遲鈍、及營養狀態是不是不好?
3. 在輪椅上做減壓活動有沒有困難?
圖片來自 via GIPHY
如果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那就是壓瘡的高度危險族群了(汗),趕快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