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直播  課程  文章  商城  登入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失智風險比別人高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失智風險比別人高

登入後收藏
作者:周孫鴻 藥師  更新時間:2019-09-09 

圖片來自Pexels

藥物本來就有副作用,增加失智風險不代表不能吃,藥效和副作用本來就是兩權相害取其輕。此文只是提醒:若沒有明確的適應症,沒必要長期服用。停藥或改藥前,要徵詢熟悉病情的醫師或藥師!

1. 雌激素

過去有不少實驗的證據顯示雌激素對記憶力有幫助,但這幾年大型的臨床試驗發現:其實雌激素不僅對失智的預防無效,更可能增加失智風險~~所以現在不建議在沒疾病的情形下,服用雌激素預防失智!

2. 鎮定安眠藥

一直以來就知道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會增加失智風險 ; 但特別提醒:若有失眠或焦慮症狀,但怕失智而不敢使用鎮定安眠劑,反而對身體更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順著醫生處方調整用藥,不僅能改善疾病,又減少失智的機率 (例如將長效和短效鎮靜安眠劑交替使用)

3. 第一代抗組織胺、尿失禁用藥、腸道解痙用藥

這些藥物的抗膽鹼作用會增加失智風險,隨著使用時間和劑量增加,失智的風險也跟著增加。若患者同時罹患失智症時,應請醫生調整藥物 ( 例如將第一代抗組織胺換成第二代 )

4. 鴉片類止痛藥

當中的鎮靜作用會增加失智風險,隨著使用時間和劑量增加,失智的風險也跟著增加。

5. 氫離子阻斷劑 (抑制胃酸分泌)

這類藥物抑制胃酸的效果很好,長期服用的人很多。建議服用氫離子阻斷劑的人(尤其又同時吃素的人),要特別額外補充維他命B12,降低因缺維他命B12 產生類失智的風險。

再次強調,如果您發現家中長輩長期服用簡報檔中的藥物,切勿私自停藥或換藥,請徵求熟悉長輩病情的醫師或藥師專業意見。

長照喵推薦好文

如何極早期發現失智症?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八題中兩題就該進一步檢查

失智症不是單純老化,是一種緩慢的腦部退化疾病,整體病程約8~10年。症狀不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有認知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

用YES的態度來面對失智長輩

演員們對於所有會遇到的戲碼和劇情都要說Yes,因為這樣才能讓表演繼續下去,包容我們所遇到的一切,接著展開新的劇情。這又和失智症有什麼關係呢?在面對失智長輩...

及早救「智」不擔憂:別讓治療輸在時間點上

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未來預估平均每1年增加1萬人;若以國發會人口老化推估,到了2036年,失智症人口將是現在的2倍。為了因應失智海嘯來襲,...
長照商城
長照喵商城 長照商品專賣店